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清隽高雅的香气,绚丽的色彩备受人们的青睐,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正是中华民族奋进向上、不屈不挠的体现。
北京地区的艺菊赏菊之风自辽、金、元时期开始形成,历史记载,明清以来,菊花在北海就有养殖,原本只是专供皇家赏玩,之后日渐兴盛,逐渐由皇家推广到民间。北京市菊花协会设在北海公园,从而使北海公园成为研究菊花的中心。2018年10月25日,“北京市第三十九届菊花(市花)展”隆重在北海公园双虹榭亮相。
1954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北京市园林处在北海公园双虹榭举办建国后首届园林系统菊展,参展单位以北海、中山等市属大公园为主,共展出菊花209个品种2000余盆,其中有多头菊、标本菊、大立菊,悬崖菊、小菊等。菊展受到北京市民的普遍欢迎,参观人数达8万人次。
本届展览是继1954年菊展之后,时隔64年再次在北海公园双虹榭迎来的菊花盛世,堪称历史性的回归。菊花的典雅与琼华岛精美的建筑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展现了菊花与建筑融合的无穷魅力。
为了更好的展示标本菊、多头菊、案头菊、小菊盆景、插花等项目,公园除了布置了双虹榭两间室内展厅之外又在琼华岛永安寺广场东西两侧布置展棚展台20间,室内外展出标本菊、多头菊、案头菊等共计万余盆,同时,设立专项品种参赛区,进行集中展示和评比。总体展出面积1600平方米。
今年的菊展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品种的标本菊,更可以近距离的观看堪称“大自然微缩景观”的小菊盆景,展品中既有水岸式小菊盆景,又有山石盆景类的原生小菊盆景,让人们在展室中就能领略祖国的山川叠石之美。此外,还有“菊石造景”作品的亮相,通过古画的创作理念,将太湖石与大菊、小菊和菖蒲草等传统的中国植物相搭配,整体造型呈现古画风韵,让人们从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活动特色之一:为了更好的宣传北海公园菊花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在北京地区菊花栽培领域的突出优势,北海公园暨北京市菊花协会在2018年继续开展“菊香悠然来——走进寻常百姓家”菊花进社区系列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发放菊花苗,开设兴趣班,开展咨询、养殖技术交流和专业授课等活动。本届菊展专门设立了菊花爱好者品种菊业余组比赛成果展示展台,请专家对居民自育的品种菊进行评比。
活动特色之二:特别增设了日本传统品种菊花展台,为菊展填姿添彩,使市民和中外游客大饱眼福。中国的菊花,在8世纪的中期(日本天平时代)以前,传播到日本。当时主要在上流阶级广为传播,供贵族观赏。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菊花在庶民之间广为盛行,尤其在江户时代的元禄年间和文化-文政年间,菊花栽培非常盛行。如今日本栽培的菊花,大部分是当时培育的品种。
活动特色之三:菊展期间进行科普活动——菊花导赏,通过公开招募学员的方式,在北海公园园林科普活动中心集中授课,到菊展现场实地为学员介绍重点艺菊品种,以科普的形式将更多与菊花相关的知识分享给广大市民、游客。第39届菊展时间为10月25日至11月20日。
活动特色之四:故宫菊花首次御园亮相,联手展现皇家菊花风采。
如果说北京市第三十九届菊展时隔64年,再次回归初展地双虹榭,是一次北海菊艺堪称历史性的回归与传承,而在阐福寺里一场名为《回归与传承》的画展,则在将学院派高档艺术作品带入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好的诠释了回归与传承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本届菊花展的系列活动。
作者袁浩与张文,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一同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张文女士与她的老师在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写生的倩影曾经被定格在了1957年的《中国妇女杂志》。今天他们的作品呈现在曾经求学的北京,犹如又回归到起点。作品传承了苏派油画和造型系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新中国的社会建设和劳动人民紧密相连,《长江的黎明》,《壮志凌云》等非常鲜明地反映了那个火热年代的人们的精神面貌。作品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成为与时代密不可分的见证人。
资讯排行
- 东城区第三十八届群众文化展演季顺利闭幕
- 首届哈恰图良国际青少年比赛在中央歌剧院盛大开幕
- 2024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巴东特色产品和旅游资源,燃爆北京展览馆
- 歌游内蒙古·冰雪悦青城”2024-2025呼和浩特市冬季冰雪活动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 第三十七届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隆重开幕
- 2024年东城区重阳交响音乐会顺利举办
- 黄石华侨城恐龙梦工厂国庆庆典启幕 科技与欢乐共舞庆华诞
- 第十一届西山八大处文化节国庆盛宴精彩启幕
- 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走进北京惠民演出
- 北京欢迎你“长城好汉——北京文旅推广大使”向全球游客发出盛情邀请
- 市文旅局举办“艺术赋能·画彩斑斓游乡村”活动
- 遵循“大食物观”,探索“食学”知识体系
- 第二十三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 首届哈恰图良国际青少年比赛发布会正式启动
- 深化交流合作 共谋发展新篇——石楼镇文旅企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