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乱丢垃圾景区之痛
长假到来,三亚、天安门等景区,包括高速公路都出现垃圾满天飞的现象,让人痛心。
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说到底,还是文明理念未内化为自觉行动。
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小到家庭的垃圾分类,大到公共场合的垃圾处置,需要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此外,景区乱扔垃圾现象,也要考虑景区垃圾桶的配备和放置,是否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多样的选择。旅游部门应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让景区不再受垃圾困扰。
国庆长假,成都市的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等著名景点均是游客爆满。
人潮涌动的游客,给景区带来好生意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计数的垃圾。这几天,春熙路商圈日产垃圾23吨,同比增长30%。锦里古街的日平均垃圾总量是平时的3倍多。游客随处丢弃了很多卫生纸、烧烤签签,让清洁工苦不堪言。
文明旅游,请从我做起。即日起,华西都市报发起“随手拍景区乱丢垃圾”活动,邀请每一位游客拍下身边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
游客吃完烧烤随手扔
昨日下午4点过,锦里古街地面上的垃圾总量比平时略多,以烧烤签签和卫生纸为主,有少量零食包装袋。平均每走20米左右,就会看见一名清洁工提着扫帚和撮箕在捡垃圾。
清洁工蒋大姐说,她下午3点上班,主要任务就是跟着人流从古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来来去去捡垃圾,每趟捡的垃圾至少装满几撮箕。
在章武街50号附近,蒋大姐在街一侧捡垃圾,一位穿黑色T恤的年轻小伙子站在另一侧吃串串。随着最后一块肉被他咬进嘴里,小伙子随手把签签扔在商铺门口的圆柱旁,整个过程不到10秒钟。待记者拨开人群挤过去,小伙子已不见踪影。
锦里小吃一条街,则成了“签签集散地”。记者看到,五六位吃肉串的游客,随意将签签或卫生纸随手丢在地上,其实在他们不远处就有垃圾桶。待人流散去,才会发现这些人刚刚站立的地方,留下了垃圾。
清洁工18小时忙不停
为保证景区环境卫生,锦里增加了20多名清洁工人。从早上6点至午夜12点,80多个人18个小时两班倒,轮流捡垃圾。即使晚上10点过后,游客已经散去,他们还要针对整个景区进行全面大清扫,通常要持续到次日凌晨一点过。
“从30号开始,收垃圾的三轮车从早跑到晚,黑色大号垃圾袋每天要用一两千个。”锦里保洁组长田运蓉说,不算商铺和旅店自己清扫的垃圾,截至昨日下午5点,30多平米的临时垃圾存放点已有一半的空间被占满,而垃圾“产量”最大的晚餐时间还未来临。“这(节假日垃圾总量)是平时的3倍多。”
“节假日游客增多,垃圾总量多一点倒也正常。但是我希望游客不要把垃圾丢到地上,否则清洁工只能在人流中挤来挤去捡垃圾,增加了工作量,也影响大家游玩的心情。”田运蓉说。